老话重聊:通信网络架构
2014/12/28 14:54:21一、前言
近年来,OTT业务迅速发展势如破竹,彻底改变了整个通信市场的游戏规则。尽管业界对OTT的看法和态度褒贬不一,但不可否认的是“挑战与机遇并存”。纵观目前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应对OTT的方式,大致可以归为合作、自研、收费和封杀四种模式。
(1)合作模式:13年8月广东联通与腾讯联合发布的微信沃卡。
(2)自研模式:12年5月西班牙电信推出应用TUMe。13年8月,中国电信和网易联合发布的易信,并在其14年11月发布的3.0版中首次新增了专线电话功能。
(3)收费模式:13年初,谷歌因发布OTT发送的数据流量而向法国电信付费。同年,中国移动与腾讯就微信是否应该收费也展开了激烈讨论,直到14年11月,腾讯推出微信“电话本”, OTT对运营商通信服务的加速替代话题再次热议。
(4)封杀模式:12年7月,韩国通信委员会批准韩国运营商可以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,也可掐断OTT语音流。14年3月,中国移动发布消息称将推“融合通信”,直面微信竞争,加快了通信业“全流量时代”到来。
接下来,本文将从国内电信运营商通信网络架构出发,提出对通信网络树形架构的见解,并梳理和分析OTT业务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关系。
二、通信网络树状结构
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,国内电信运营商通信网络架构的树形结构更加清晰,如下图所示:
图1 通信网络树形结构示意图
移动通信网络就像是一棵树,这棵树通过基础资源池(如局房、动力、光缆等)的根茎获取养分,通过树干(即传输网)传送养分,再通过树枝脉络(数据网,如移动CMENT、电信ChinaNet、联通CNUniNet)将养分送达末梢枝叶,最终末梢嫩绿枝叶上(核心网、业务网、应用平台等)结出累累硕果。
三、OTT业务与运营商关系
这棵“通信树”一直以来的长势都很好,可是近年出现的OTT业务,就像长在这棵树上的藤蔓或接枝,可能会影响到这棵树未来的持续健康生长,于是通信业界开始对这棵树产生担忧,甚至国外一些运营商高呼:“谁动了我的奶酪?”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很多用户开始使用基于OTT的APP应用软件进行沟通交流,如北美的Skype/ WhatsApp、西班牙的TUMe、中国的微信/易信等,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 Research在其最新出炉的报告中指出,全球OTT移动VoIP用户在2013突破10亿关口,运营商传统的短信和电话业务将受到巨大影响。
难道运营商自己多年辛苦建立的通信网络,转瞬之间就成为他人的嫁衣吗?面对发展势头迅猛的OTT业务,《经济学人》文章指出,运营商们只有两个选择:“封杀它们或者加入它们”(Joyn them or join them)。
笔者认为,运营商与OTT业务的关系大致可以归为藤蔓缠绕的寄生关系、嫁接的相生关系两种情况。如下图,藤蔓缠绕如果通过砍伐的方式抑制其生长,反而适得其反,藤蔓越长越猛,最后连树木本身也可能会被吞噬掉;通过嫁接方式则不然,充分利用这棵树本身养分,同时又不妨碍这棵树的正常生长,最终树上枝叶及嫁接枝叶都结出硕果,相得益彰。
图2 通信网络树形结构示意图
未来,基于OTT的APP应用将会越来越多,笔者认为,OTT与各运营商应该是嫁接关系,而非藤蔓缠绕,不应当做洪水猛兽一棒打死,反之如果处理得好,将会是一种良性的相生关系,正如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报道的这棵苹果树,历经24年,通过嫁接精心培育,最终长出200多个不同品种苹果,结出累累硕果!
四、小结
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11年前后,当时国内三大运营商为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洪流,分别提出了各自策略:中国移动提出全新战略——“智能管道、开放平台、特色业务、友好界面”,并于14年启动“融合通信”建设;中国电信则提出要向“智能管道的主导者、综合平台的提供者、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”的移动互联网经营模式转变;中国联通基于开放、协作、共赢的理念,提出“WO+开放体系”的创新构想。尽管三大运营商的定位和对策各不相同,但都表述了一个共同观点——搭建开放平台。且不论平台采取收费或是免费形式,它都有可能成为在这棵经营多年通信树上嫁接新品种的有效方式。
TAG:
评论加载中...
|